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19的文章

孕婦瑜珈 幸孕瑜珈上課筆記之母乳

今天主題是 #母乳 🌟 如何判斷嬰兒有無吃飽?寶寶在睡覺時要不要叫起來喝奶? ⭐️⭐️⭐️依尿布量判斷⭐️⭐️⭐️ 出生1~4天是每一天增加一包 5天以後是一天要有6包有重量的尿布 不含便便(約像是生理期滿量的感覺 不需特別秤重) 🌟親餵時不用特別算餵奶的時間 每個人吃飯的速度不一樣 寶寶也是 在親餵寶寶時 不要讓寶寶穿太溫暖 因為容易太溫暖舒服就睡著了 🌟如果每天有六包尿布 但寶寶嘴巴還是一直想喝奶的話 是因為寶寶是靠吸允來得到安全感 此時可以掛在媽媽身上含乳 🌟安撫奶嘴最好一個月後再給 🌟親餵的好處1 幫助寶寶嘴巴肌肉的運動 吸奶是需要很費力的 一開始不太會吸 要給寶寶時間訓練 且儘量先不要給奶瓶 太容易喝奶 寶寶就會偷懶不想費力吸母乳 但若母奶剛開始不夠也就是尿布量不夠需要搭配配方奶時 儘可能不使用瓶餵 可以用小湯匙、小杯子或針管餵 🌟親餵的好處2 寶寶吸奶可以對媽媽母奶下訂單 而漸漸達到供需平衡 還能幫助媽媽子宮收縮而加強產後復原 🌟不需要特別買卵磷脂吃 靠食補即可 (例如啤酒酵母) 也不用特別吃DHA跟藻油 🌟若有貧血最好還是要補充鐵 🌟蔬菜可以多吃 但一定要加好的油 因為沒有油脂吃太多蔬菜反而會便秘 🌟儘量自己下廚 做副食品 自己做比外面買來得安心 寶寶比較不容易過敏生病 過敏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氣喘 🌟若突然覺得胸悶 吸不到空氣的話 可以透過刻意咳嗽來改善 因為後期寶寶長大速度變快 營養與氧氣都會優先給寶寶 今天有媽媽分享吃飯吃到一半突然沒力往後倒 超恐怖的 #新手媽媽筆記 #Mia #幸孕瑜珈 生完寶寶後的補充 我的寶寶不喜歡親餵 因為一開始沒有很認真的訓練她自己吸 加上以為自己沒有奶 放任醫院用奶瓶餵奶 其實寶寶要多練習才學得會 連喝奶瓶都要學習 我們家Mia也是到月子中心才真的學會怎麼吸奶瓶 不然喝不太到會生氣 😂 之後就一直是擠出來瓶餵 有親餵奶確實會比較多一點 水分補充也很重要 我開始上班後因為沒有很密集擠奶 奶量就下降的很快 之後追不到寶寶喝的量加上也快滿六個月 就慢慢減少擠奶頻率自己慢慢退奶了 如果有母奶就餵 沒有也不用太擔心 不會因為寶寶沒有喝你的奶就跟你不親 當媽後都會想很多 很正常 自己的心情好 才能...

孕婦瑜珈 幸孕瑜珈上課筆記之嬰兒特別生理現象

今天主題是 #嬰兒特別生理現象 今天的很不好整理 但怕忘記還是儘量寫下來 🌟寶寶的囟門跟頭蓋骨為了順利出生保留彈性是未閉合的 長大會慢慢關起來 因此要避免外力碰撞 🌟體溫 因為寶寶調節體溫的能力還不是很好容易因外在溫度而變高變低 若是量到38度以上 可以先觀察寶寶的活動力 看是不是穿太多了 還是真的發燒了 若寶寶因為發燒而引起熱性痙攣時應向左側躺 保持呼吸道暢通 視情況看醫生 老師說今天有媽媽傳寶寶在水中抽筋的影片給她 提到如何分辨寶寶是反射還是痙攣 若是壓住手會停下來就是反射 若還是不自主的一直抖就可能是痙攣 🌟寶寶洗澡水溫不宜太高約35度 🌟女寶寶可能會有假性月經 男寶寶可能會有結晶尿有時還會因爲被結晶刮傷而造成些微血絲 🌟髖關節 寶寶在肚子裡腳是彎起來的 不能壓下來 出生到一歲以後都還會是微彎 若是彎的不對稱 可能是髖關節發育有問題 盡可能讓其對稱 或看醫生檢查 在包揹巾時 也需要注意寶寶的腿是M字形的 #新手媽媽筆記 #Mia #幸孕瑜珈

孕婦瑜珈 幸孕瑜珈上課筆記之嬰兒生理徵象指標

今天主題是 #嬰兒生理徵象指標 有五個但下課後只記得四個 發燒除了看溫度之外若有發生這些情況也應該要看醫生 🌟皮膚顏色發黑發紫:有可能是缺氧、口中有異物,若是只在某特定情況發紫,部分可能是心臟有先天問題。 🌟呼吸異常:鼻翼搧動、胸骨凹陷、呼吸急促 🌟心跳:嬰兒脈搏正常在一分鐘100~120下,過高過低都要看醫生,量脈搏的方式為左手手臂彎起內側,較靠近心臟。 🌟肌肉張力:手腳明顯沒力,若是不易判斷時可以看嬰兒反射,彈左腳右手會動。 應該還有一個但真的忘了😭 🌟寧願放地板也不要把小孩放在床上、五斗櫃、沙發上,因為容易在一轉身寶寶就摔下來了 老師分享有個媽媽在晚上打給她說寶寶從五斗櫃摔下來,眼睛有點出血,問要怎麼辦? 老師覺得應該是送醫院比打給她快 若說摔到應該觀察3~5天看有無腦震盪的情況,有無眼睛上吊、嘔吐等情形 #新手媽媽筆記 #Mia #幸孕瑜珈

孕婦瑜珈 幸孕瑜珈上課筆記之孕婦各種痛

今天主題是 #骨盆 #鬆弛素 #孕婦疑難雜症 🌟骨盆底肌群在懷孕時因為鬆弛素的關係會變鬆 嚴重的話會容易漏尿 在孕期裡是有可能發生的 但在產後6個月內 鬆弛素退完 懷孕時不舒服的情況應該都要恢復 不然就要看醫生治療 🌟若恥骨韌帶痛 不適合爬樓梯與走太多路 適合側身走 減少前後開合的拉扯 會不會痛跟肚子大小無關有人16週走路會超痛 有人到36週才痛 有人不會痛 希望我也不會痛 🌟肚子越來越大 起身不易 穿褲子儘可能坐著穿 從床上起身時可以膝蓋併攏用膝蓋的力量從側邊起來 🌟多走路與爬樓梯並不會讓產程提前 就像多爬樓梯和走路月經不會提早來一樣 寶寶是主角 媽媽的身體是配角 媽媽身體來配合寶寶 🌟坐骨神經痛 老師教了一招 紓緩的方式 就是一隻腳盤起放在高於腰5~10公分的桌上 桌上可以放毯子墊著避免腳不舒服 另一隻腳直立站挺 個人覺得超舒服 比用手按摩來的好 🌟找到控制骨盆的感覺 讓骨盆不要太前傾 是產後恢復可以練習收肚子的方式 站立時儘量頭頂與肛門成一直線 可利用夾瑜珈磚來讓身體變挺 🌟產後不要馬上做仰臥起坐 避免肚子肌肉合不回來 但我忘記什麼時候可以做 今天老師講太多了記不完~ 但不寫起來又會忘光光 ❤️不要為了安心而亂買東西 ❤️孕婦理智線要守住不要亂想 #新手媽媽筆記 #Mia #幸孕瑜珈

孕婦瑜珈 幸孕瑜珈上課筆記之嬰兒不需要枕頭

今天主題是 #嬰兒不需要枕頭 🌟 嬰兒剛出生頭的比例較身體大 脖子短 呼吸道也較短 如果躺枕頭 容易導致呼吸不順暢 而窒息 像大人做CPR也是要暢通呼吸道的概念 躺枕頭是為了顧頭型? 老師也提供解決方法 🌟只要勤換邊睡就能有美美的頭型 可以用浴巾做出鳥巢的形狀 讓寶寶比較有安全感 不容易驚嚇到 側睡時溢奶吐奶也比較能從側邊吐 🌟寶寶要少量多餐 因為賁門的開關還沒發展完全 🌟被子要蓋在寶寶的腋下 避免手腳動來動去讓被子壓到口鼻 側睡時可以用小毛巾捲起來靠在寶寶的腳下 因為寶寶在肚子裡腳是捲曲的 靠著更有安全感 會睡的比較舒服 強行壓腳 有可能會脫臼 🌟如果寶寶腸胃不舒服可以趴著抱寶寶 將手放在寶寶肚子上 趴著也較能幫助寶寶排氣 老師說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寶寶都是趴睡的 我們怕趴睡危險可以用抱的 ❤️不安全的東西不要花錢買 #新手媽媽筆記 #Mia #幸孕瑜珈